banner
andrewji8

Being towards death

Heed not to the tree-rustling and leaf-lashing rain, Why not stroll along, whistle and sing under its rein. Lighter and better suited than horses are straw sandals and a bamboo staff, Who's afraid? A palm-leaf plaited cape provides enough to misty weather in life sustain. A thorny spring breeze sobers up the spirit, I feel a slight chill, The setting sun over the mountain offers greetings still. Looking back over the bleak passage survived, The return in time Shall not be affected by windswept rain or shine.
telegram
twitter
github

不虛心學習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
懂得歷史,才不會陷於當下時代細節所帶來的短視與迷茫,能從「上帝視角」看待問題。另外,歷史的重複性是極強的,所以了解歷史也便等於看透了當下。
歷史常常提醒我們,一個國家和民族要不斷進步,必須虛心學習他國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日本,就是通過學習先進國家走出貧困愚昧的典型例子。日本依靠明治維新,全面反思了自身落後的原因並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俄羅斯的彼得大帝。在他之前,俄羅斯是一片蠻荒大地,正是他帶領俄羅斯,通過學習西方技術和文化,推動了俄羅斯現代化。
明治維新

日本革新派從制度上學習西方

19 世紀中葉,日本正處於江戶幕府統治時期,經濟和軍事力量都十分落後。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面臨著西方列強的威脅,尤其是 1853 年美國「黑船」事件更是使日本人意識到閉關鎖國的危害。

image
1853 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等率四艘軍艦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以武力威脅幕府開國。艦隊中的黑色鐵甲軍艦,讓日本人震驚得目瞪口呆,其衝擊力不亞於李鴻章訪美時見到紐約的帝國大廈。
佩里向當時統治日本的幕府贈送了火車機車模型和電報機,而幕府卻只能用大力士搬運回贈的大米來展示其實力。
這一事件讓日本深深感受到與外國的巨大差距,他們稱這次事件為「黑船來航」。
最後雙方於次年(1854 年)簽定《日美親善條約》(又稱《神奈川條約》),日本從此捲入了英、法、荷、美等國家控制的全球貿易體系。這時候,日本仍然是一個因為長期對外封閉而導致的極端貧困和愚昧落後的國家。
1867 年,日本著名歷史人物西鄉隆盛(與同是名臣的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並稱為「維新三傑」)發對德川幕府發起挑戰。1868 年,在西鄉的指揮下,討幕軍打敗了 3 倍於己的幕府軍隊。
1871 年,日本政府派出以岩倉具視等人為首的使節團出訪歐美各國。使節團訪問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詳細考察了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教育制度。

image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並未只限於學習西方的工業和科技,他們逐漸發現,西方之所以強大,工業發達和船堅炮利只是表象,其內在的先進制度比如三權分立、法治、自由市場經濟等才是根本。
通過考察,使節團認識到教育和科技是西方強國的基石。回國後,他們積極推動教育改革,建立了新的教育體系,仿照西方模式設立了現代學校,鼓勵學生留學國外。同時,日本還引進了大量的西方科技和技術,特別是在工業和軍事領域。
最重要的是,日本還學習了西方的憲法和法律制度,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府機構也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革。
通過虛心學習西方的先進制度,日本在短短幾十年內實現了現代化,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工業化國家。1894-1895 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日本戰勝清朝,讓大清舉國震驚,沉浸於奇恥大辱。
然而大清卻認為,自己落後於日本只是因為沒有造出更好的戰船和大炮,而並未從大清僵化的中央集權制度中尋找根源。
不過,李鴻章等人可能也認識到了這一根源,但無人敢對老佛爺說。
大清,就這樣被日本以「光速」甩在了身後,直到覆滅也沒有看清楚問題根本所在。
彼得大帝

學習西方,推動俄羅斯現代化

彼得大帝(1672-1725 年)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沙皇之一,他通過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文化,徹底改變了俄羅斯的面貌,為其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1697 年 3 月開始,沙皇彼得一世精心籌組了一支 250 人的俄國高級使團,前往普魯士、荷蘭、英國、奧地利等西歐各國學習先進技術,甚至彼得自己也裝扮成一名俄國的陸軍下士,親自進荷蘭船廠當學徒,學習造船、航海技術。

image
彼得大帝與康熙處於同一時代,那時的中國依然處於封閉之中
之後,彼得大帝積極邀請西方專家來到俄羅斯,特別是在造船、軍事和工業領域。為了鼓勵技術傳播,他也要求眾多貴族子弟出國學習,掌握先進技術。
他也改革了一系列的國內制度:建立了現代化的軍隊,仿照西方模式訓練士兵和軍官;推動工業化建設,建立了大量的工廠和造船廠;還進行了行政管理改革,提高了政府效率和國家治理水平。
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羅斯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迅速崛起為歐洲的強國之一。特別是 1703 年,他建立了聖彼得堡,使之成為俄羅斯通向歐洲的窗口。這一系列改革不僅提高了俄羅斯的綜合國力,還增強了其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
總 結

虛心學習先進國家的經驗,是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和強大的必由之路。
反觀那些固步自封、不願學習的民族,往往會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淘汰。
歷史還告訴我們一點:只學習了西方的皮毛,可能會帶來短期的發展進步,但很難持久。因為順應現代世界自由經濟的制度和法治體系,而不是個人意志,才能保證長久的發展。
所以歷史上也不乏一些例子,他們在學習西方的皮毛獲得短期進步之後,就陷入驕傲自滿,認為先進國家的經驗已經不值得學習了,自己才是最強大的。
這種情況總是需要再次遇到某種程度的失敗,才能舉國變得清醒,但付出的代價也往往很大。
所以,學習這件事是沒有止息的,只有持續的學習和充滿危機意識,才能保持長久的繁榮發展。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