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andrewji8

Being towards death

Heed not to the tree-rustling and leaf-lashing rain, Why not stroll along, whistle and sing under its rein. Lighter and better suited than horses are straw sandals and a bamboo staff, Who's afraid? A palm-leaf plaited cape provides enough to misty weather in life sustain. A thorny spring breeze sobers up the spirit, I feel a slight chill, The setting sun over the mountain offers greetings still. Looking back over the bleak passage survived, The return in time Shall not be affected by windswept rain or shine.
telegram
twitter
github

美國的工人階級有槍,為何不推翻資本主義

今年 10 月份時的另外一個新聞:美東時間 10 月 1 日凌晨起,美國港口工人發起了半個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罷工事件。這場罷工不僅讓我們關注到了工人階級的力量,更引發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在美國這樣一個工人擁有槍支、輿論多元,自稱自由民主的國家,為什麼工人階級手裡有家伙卻沒有去推翻資本主義,或者選擇極端方式去報復社會。這背後隱藏著哪些社會機制和歷史原因?

美國的制度也不是完美的,但是他們面對一些問題時的方法卻值得借鑒。所以這裡不抬杠,只分析問題。

歷史上 1919 年 9 月 1 日美共正式成立,第三國際對此充滿了期待。他們曾樂觀地認為,美帝國主義的滅亡指日可待。

為什麼第三國際如此自信?因為美國擁有龐大的工人階級,工人手中有武器,而且美國的思想宣傳並不受到限制。而第三國際擅長的恰恰就是通過武裝力量和思想宣傳並行的方式,因此他們自然而然認為美國將迅速步沙俄的後塵。然而,事情並未按照預想的方向發展。

美國的工人階級對第三國際所宣揚的革命理論並不感興趣。第三國際在總結經驗教訓時認為,上世紀 20 年代的美國正值 “咆哮的二十年代”,即柯立芝繁榮時期。彼時,一個普通的藍領工人不僅能住別墅、開小汽車,家裡還配備了齊全的家用電器。如果想要加薪,只需與工會合作即可。而且美國工人們在週末還會開車帶家人去度假,根本沒有心思推翻自己的美好生活。

時間來到 1929 年,美國爆發了大蕭條,第三國際認為這無疑是天賜良機。然而,美共試圖奪取工會指揮權的行為卻遭到了美國工人階級的強烈反對。第三國際不得不面對這樣尷尬的現實:儘管美國工人手中有槍,但他們依然不會選擇推翻資本主義。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社會階層較為開放。不少自媒體大 V 喜歡嘲諷美國存在貧富差距。沒錯,美國的確存在顯著的貧富差距,這是事實,但並不代表真相。真實的情況是,美國的貧富階層並非固化的,階層之間仍然有較大的流動性。每天都有無數企業倒閉破產,同時許多 “窮小子” 也通過奮鬥實現了他們的美國夢。例如,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父親邁克爾・布林,曾是蘇聯計劃委員會的一名數據處理員。美國人不相信平均主義,因為他們認為平均主義會導致奴役。他們只信奉機會平等,因為只有機會平等,才能通過勤奮獲得成功。正因如此,大多數美國人更傾向於追求個人奮鬥,而不是通過革命來改變制度。

第二,工會的作用。美國的工會並不只是逢年過節發點勞保用品的擺設,當然,美國工會的某些手段是否符合經濟規律是另一個問題。美國工人的高工資和高福利,一方面得益於經濟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工會的集體談判。2024 年前 8 個月,美國航運業的利潤增長了 280%,從 2020 年到 2023 年全球航運行業的利潤總額超過了 4000 億美元。因此,美國港口工人要求加薪的訴求是符合市場規律的,自然得到了工會的支持。既然通過談判就可以達成目標,為什麼還要推翻資本主義?難道換一種主義美國工人的收入就會提高嗎?其他國家的經驗已經告訴美國工人,這種想法非常不現實。

第三,中產階級是社會的穩定器。最容易引發革命的社會結構是 “哑鈴型”—— 兩端大,中間小。特權階層和底層民眾之間的對立是革命的溫床。然而美國社會一直呈現 “橄欖球型” 結構:兩端小,中間大。中產階級佔據了社會的主體,雖然他們也有不滿之處,但並未淪落到需要用一杆槍來改變現狀的地步。因此,龐大的中產階級成為了美國社會的壓艙石。任何變革或改革,如果得不到中產階級的支持,成功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第四,深植人心的自由精神。二戰之後,西歐工人階級在全民普選中佔據了壓倒性優勢,推動左派長期執政,並通過限制資本,極大地改善了工人待遇,形成了如今的高福利體系。然而,美國的左派信奉傑斐遜的自由主義思想。他們雖然支持民主,但更加推崇自由。自由精神在美國深入人心。美國人可以反對資本主義,甚至可以反對私有財產制度,但他們不會反對自由、寬容和法治的自由主義價值觀。此外,美國的宗教信仰與自由精神相結合,基督教成為其社會秩序的重要基石。因此,美國的工人階級更傾向於維護傳統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比如,美國著名的紅脖子們寧願相信特朗普,也不願參與革命。

第五,完善的糾錯機制。美國人可以通過選舉、立法等合法途徑推動社會變革,甚至可以支持像羅斯福新政那樣的大規模改革。工人階級擁有參與立法和改革的權利,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他們自然會珍惜這些權利。同時由於輿論空間相對自由,各種組織和派別可以公開討論和辯論。工人階級有足夠的渠道去了解不同的觀點,並進行比較。誰在夸夸其談,誰在切實解決問題,一目了然。正如傑斐遜所說:“只要人們可以自由反駁,一切謬誤都不足為懼。”

第六,強大的地方自治。美國聯邦政府只負責與國家整體利益相關的事務,如國防和外交,不會干涉公民的日常生活。各州政府則負責與民眾息息相關的事務,如民法、治安等。美國的國父們認為,經濟活力和人民自由源自強有力的地方自治傳統。

同時,美國的實用主義精神也使得他們更注重實踐而非理論,他們更看重理論的實際效果。因此,美國允許各種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的試驗,比如著名的歐文公社,比蘇聯的類似試驗早了一百年,但最終遺憾地失敗了。100 多年前兩位導師最喜歡的國家就是美國,他們認為在人類文明中最有希望最有條件推翻資本主義的就是美國。只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不知是哪里出了錯,最先推翻資本主義的卻是他們最看不起的沙俄。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