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中国人的信任感?#
没有信任,就没有社会秩序,更没有经济动力,人们感受不到温暖,有的是无尽的孤独和痛苦。这是几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的描述。
谁偷走了中国人的信任感?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一个段子。说是在如今的中国,卖包子的不吃自己做的包子,种菜不吃自己种的菜,卖药的不敢吃自己生产的药,卖奶粉则从不吃国产的奶粉…… 这个段子本身就很好地从一个侧面回答了我的这个问题。当造假作假、坑蒙拐骗成为一种风气,甚至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时尚,每个人能做的就只剩两件事了。
- 一个是只相信自己
- 另一个是绝不相信别人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患上了欺骗恐惧症,他们从小就被无数次教训告诫,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而现实又强化了这个版本的判断。从前天灾多人祸少,现在天灾不少人祸则更多,每个人都不愿意轻易将信任赠送给别人。
信任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更可怕的不信任,在于群体心理和三观的巨大分裂:官民之间,人们不信辟谣,偏信传谣;商民之间,不信国货,一味青睐洋品牌;家长不信任老师,患者不信任医生,观光客不信任店家…… 男女之间价值观、三观、认知的撕裂相当严重,导致很多人不婚不育不娶不嫁,宁愿孤独终老,绝对不去碰感情,男人不信女人,女人不信男人…… 悲催!
人们遇到事情,遇到人,总是将质疑放置在信任前面之时,而这根本不正常。中国人的信任从未超出过家庭范畴,而如今子女与父母之间也是矛盾重重……
经济学家阿罗曾经这样断言,世界上很多经济落后可以通过缺少相互信任来解释。最大的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只要货币能在社会上正常流通,经济肯定很快就会好起来。但就算我们知道真相,也不会有人先去做大冤种。
信任的基础与恢复#
- 没有信任,就没有社会秩序。
社会学家齐美尔说:“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没有人们相互间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瓦解,现代生活远比通常了解的更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他人诚实的信任之上。” 信任是建立社会秩序的主要工具之一。之所以能发挥这一功能,是因为信任可以使一个人的行为具备更大的确定性。
比如你去追一个妹子,如果她能让你坚信不疑的让你感受到可以跟她走到最后,那这个婚姻肯定是成的,因为你有足够的确定性。但如果对方是个傻子,不仅让你没有安全感,还让你看不到希望,平时还扭扭捏捏,好坏不分,三观又不正。如果你不选择溜之大吉,那你就不正常了!增加行为的确定性又是通过信任在习俗与互惠性合作中扮演的角色来完成的。信任早已成为人格中的重要品德而进入习俗,而习俗不仅在成长期塑造着人格,并且在其后,靠着对违约和失信者施加的社会压力,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 信任一旦打碎,恢复起来难上加难。
简化复杂,是人类从生存中进化出的战略。而人类社会中的信任,则具体承担着简化复杂的功能。总体而言,信任可以分为三类:人格信任、货币信任、专家信任。
-
人格信任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信任,在原始时代,在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圈子比较小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信任,基本上都是人格信任。那时候挑选合作伙伴,挑选的都是某个人,而不是某个角色、某个分数、某个大学毕业的。某人我知根知底,这就意味着他是可信赖的。这种类型的信任,叫做人格信任。
-
货币信任随着生活圈子的扩大,当我们走出了血缘和熟人的圈子之后,就不再能够找到所信赖的人保护我们,和我们交换,和我们合作。我们走到了陌生的圈子里,在很大程度上告别了熟人,但是还需要合作,还需要交换,因为社会生活就是建立在社会交换的基础上的。这时候人们就只好寻找建立另外一种社会信任机制,其中之一是货币。当你拿着货币的时候,这地方你谁也不认识,不要紧,你可以靠你的钞票来住店,靠你的钞票来坐船、坐车、坐飞机,都不会有问题。货币信任的结构是从众,即货币(尤其是纸币)在流通过程中已被证明是可行的,通过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检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
专家信印当 “熟人” 当中没有能帮你解决特定问题的人时,就需要求助于 “专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生病了,就要找一个好大夫去看。但是找谁看?你说不清楚,不认识人,更不认识这样的大夫。那怎么办呢?你会找一个好医院,找这家医院里一个大牌医生,教授级大夫,主治医生,挂一个 14 块钱的号,这样你就会觉得心里踏实了。这就是专家信任。
人格、货币、专家,这些系统支撑着我们社会中的全部信任。但是如今出了货币,其它的信任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人们除了钱,啥都不信,但是极端的信任钱,没有其它的信任系统,你在相信钱,在喜欢钱,你也挣不到钱,因为钱的本性是基于其它信任人与人之间发生交易与链接以后的回报品。
我们在更大程度上还必须依赖人格信任,熟人间的信任仍是我们社会赖以立足的基石。从 “杀熟” 成为中国社会一种普遍现象开始,我们赖以存在的最基础的信任结构开始瓦解。“杀熟” 标志着不仅在陌生人中缺乏信任,而且熟人中的信任也日益丧失,意味着社会信任降到了最低点。
一个社会当中的信任,是该社会数千年文明的结果,所造就了有些社会的成员信任度比较高,有些社会的成员之间信任度稍低一些,但是每个社会都享有一定程度的信任。这是几千年文明的产物。但是当社会一旦把它打碎,要想恢复的话难乎其难,甚至要以 “代” 为单位才能得以转变!!!!
可能我们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可最终,我们也只能说说,因为我们什么都改变不了。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