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中國人的信任感?#
沒有信任,就沒有社會秩序,更沒有經濟動力,人們感受不到溫暖,有的是無盡的孤獨和痛苦。這是幾年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發布的社會心態藍皮書中的描述。
誰偷走了中國人的信任感?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到了個段子。說是在如今的中國,賣包子的不吃自己做的包子,種菜不吃自己種的菜,賣藥的不敢吃自己生產的藥,賣奶粉則從不吃國產的奶粉…… 這個段子本身就很好地從一個側面回答了我的這個問題。當造假作假、坑蒙拐騙成為一種風氣,甚至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時尚,每個人能做的就只剩兩件事了。
- 一個是只相信自己
- 另一個是絕不相信別人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被患上了欺騙恐懼症,他們從小就被無數次教訓告誡,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而現實又強化了這個版本的判斷。從前天災多人禍少,現在天災不少人禍則更多,每個人都不願意輕易將信任贈送給別人。
信任危機的深層次原因#
更可怕的不信任,在於群體心理和三觀的巨大分裂:官民之間,人們不信辟謠,偏信傳謠;商民之間,不信國貨,一味青睞洋品牌;家長不信任老師,患者不信任醫生,觀光客不信任店家…… 男女之間價值觀、三觀、認知的撕裂相當嚴重,導致很多人不婚不育不娶不嫁,寧願孤獨終老,絕對不去碰感情,男人不信女人,女人不信男人…… 悲催!
人們遇到事情,遇到人,總是將質疑放置在信任前面之時,而這根本不正常。中國人的信任從未超出過家庭範疇,而如今子女與父母之間也是矛盾重重……
經濟學家阿羅曾經這樣斷言,世界上很多經濟落後可以通過缺少相互信任來解釋。最大的危機不是經濟危機,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只要貨幣能在社會上正常流通,經濟肯定很快就會好起來。但就算我們知道真相,也不會有人先去做大冤種。
信任的基礎與恢復#
- 沒有信任,就沒有社會秩序。
社會學家齊美爾說:“信任是社會中最重要的綜合力量之一。沒有人民相互間享有的普遍信任,社會本身將瓦解,現代生活遠比通常了解的更大程度上建立在對他人誠實的信任之上。” 信任是建立社會秩序的主要工具之一。之所以能發揮這一功能,是因為信任可以使一個人的行為具備更大的確定性。
比如你去追一個妹子,如果她能讓你堅信不疑的讓你感受到可以跟她走到最後,那這個婚姻肯定是成的,因為你有足夠的確定性。但如果對方是個傻子,不僅讓你沒有安全感,還讓你看不到希望,平時還扭扭捏捏,好壞不分,三觀又不正。如果你不選擇溜之大吉,那你就不正常了!增加行為的確定性又是通過信任在習俗與互惠性合作中扮演的角色來完成的。信任早已成為人格中的重要品德而進入習俗,而習俗不僅在成長期塑造著人格,並且在其後,靠著對違約和失信者施加的社會壓力,約束著人們的行為。
- 信任一旦打碎,恢復起來難上加難。
簡化複雜,是人類從生存中進化出的戰略。而人類社會中的信任,則具體承擔著簡化複雜的功能。總體而言,信任可以分為三類:人格信任、貨幣信任、專家信任。
-
人格信任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信任,在原始時代,在每個社會成員的生活圈子比較小的時候,當時的信任,基本上都是人格信任。那時候挑選合作夥伴,挑選的都是某個人,而不是某個角色、某個分數、某個大學畢業的。某人我知根知底,這就意味著他是可信賴的。這種類型的信任,叫做人格信任。
-
貨幣信任隨著生活圈子的擴大,當我們走出了血緣和熟人的圈子之後,就不再能夠找到所信賴的人保護我們,和我們交換,和我們合作。我們走到了陌生的圈子裡,在很大程度上告別了熟人,但是還需要合作,還需要交換,因為社會生活就是建立在社會交換的基礎上的。這時候人們就只好尋找建立另外一種社會信任機制,其中之一是貨幣。當你拿著貨幣的時候,這地方你誰也不認識,不要緊,你可以靠你的鈔票來住店,靠你的鈔票來坐船、坐車、坐飛機,都不會有問題。貨幣信任的結構是從眾,即貨幣(尤其是紙幣)在流通過程中已被證明是可行的,通過了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的檢驗,為人們所普遍接受。
-
專家信任當 “熟人” 當中沒有能幫你解決特定問題的人時,就需要求助於 “專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生病了,就要找一個好大夫去看。但是找誰看?你說不清楚,不認識人,更不認識這樣的大夫。那怎麼辦呢?你會找一個好醫院,找這家醫院裡一個大牌醫生,教授級大夫,主治醫生,掛一個 14 塊錢的號,這樣你就會覺得心裡踏實了。這就是專家信任。
人格、貨幣、專家,這些系統支撐著我們社會中的全部信任。但是如今出了貨幣,其它的信任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人們除了錢,啥都不信,但是極端的信任錢,沒有其它的信任系統,你在相信錢,在喜歡錢,你也掙不到錢,因為錢的本性是基於其它信任人与人之間發生交易與鏈接以後的回報品。
我們在更大程度上還必須依賴人格信任,熟人間的信任仍是我們社會賴以立足的基石。從 “殺熟” 成為中國社會一種普遍現象開始,我們賴以存在的最基礎的信任結構開始瓦解。“殺熟” 標誌著不僅在陌生人中缺乏信任,而且熟人中的信任也日益喪失,意味著社會信任降到了最低點。
一個社會當中的信任,是該社會數千年文明的結果,所造就了有些社會的成員信任度比較高,有些社會的成員之間信任度稍低一些,但是每個社會都享有一定程度的信任。這是幾千年文明的產物。但是當社會一旦把它打碎,要想恢復的話難乎其難,甚至要以 “代” 为單位才能得以轉變!!!!
可能我們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可最終,我們也只能說說,因為我們什麼都改變不了。這就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