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andrewji8

Being towards death

Heed not to the tree-rustling and leaf-lashing rain, Why not stroll along, whistle and sing under its rein. Lighter and better suited than horses are straw sandals and a bamboo staff, Who's afraid? A palm-leaf plaited cape provides enough to misty weather in life sustain. A thorny spring breeze sobers up the spirit, I feel a slight chill, The setting sun over the mountain offers greetings still. Looking back over the bleak passage survived, The return in time Shall not be affected by windswept rain or shine.
telegram
twitter
github

拖延與逃避:生活中的未說出口的真話

image

江湖險惡,適者生存#

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敢於說真話的人似乎越來越少。每天,許多人卻依然習慣於使用 “半真不假”、“不痛不癢”、“虛虛實實” 等模糊的語言。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人們為了生存而做出的選擇。我們不想簡單地說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但不得不承認,那些在這個世界上游刃有餘的人,往往都活在灰色地帶。

信息時代的生存法則#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想要過得舒適,就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言辭。常言道:“忠言逆耳,好話不好聽。”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口中所說的話都掺雜了水分。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本性虛偽,而是因為講真話往往需要付出代價。現實中,絕對的真實幾乎不存在,人人都在用不同程度的 “謊話” 來應對生活的挑戰。

“善意的謊言” 和 “不太真實的語言” 可以幫助我們避免許多惡意和不必要的麻煩。畢竟,在烏鴉的世界裡,天鵝的清白往往被視為一種原罪。

拍馬屁的智慧#

當談到拍馬屁時,許多人會嗤之以鼻,認為這是一種 “睜著眼睛說瞎話” 的行為。確實,在職場中,對領導的奉承常常被視為虛偽。然而,這種 “虛偽” 往往是旁人給你貼上的標籤。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既得利益者,外人自然會對此不滿。

但如果這種行為發生在家庭中,情況就截然不同。這不僅不是虛偽,反而是一種高超的生存智慧。拍馬屁的對象並不是某個人,而是生活本身。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好,我們不得不作出一些個人犧牲。

人們渴望真相,卻又不希望真相過於真實。面對殘酷的現實,許多人更願意聽到那些 “真實的假象”。擅長拍馬屁的人正好能夠滿足這一需求,他們在真誠的基礎上,巧妙地表達不太真實的話。

不說真話的無奈#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幾乎是所有新晉領導的座右銘。在和平年代,什麼才算得上有功?穩,就是大功一件。前人栽下的樹已經茁壯成長,接手時與其急於移植新苗,不如先護好現存的綠蔭。

如果你是接手的領導,面對一個顯然是個坑的項目,你還會選擇說真話嗎?我們都是凡人,缺乏真正的遠見。我們只能基於現狀,儘量看得遠一些。或許在一年後,你會發現當初的決策仍有改進之處;甚至明天這個決策就會被推翻。然而,這些真心話從來不會對外人說出。

拖延的集體現象#

在解決問題時,最快的途徑是將所有已知信息放在桌面上,從中尋找切入點,逐一擊破各種小問題。然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提供的信息必須真實。但在生活中,很多場景迫使我們不能說真話。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常常為了對方的情緒而選擇不說真話,甚至是說假話。這導致許多問題無法得到真正的解決,反而被擱置,進入 “等待處理” 的狀態。當這種拖延變成集體現象時,所有問題堆積在一起,形成一個龐大的麻煩。

幾年前,我曾因開車走神而與電線杆發生了親密接觸。當朋友問我當時在想什麼時,我無法回答。腦海中滿是那些未處理的問題:房子裝修、車子保養、職場競爭、人際關係…… 這些問題一齊湧現,成為我必須面對的現實。

留白與妥協#

那些未說出口的真話,成為了生活中最體面的留白。而那些掺了水分的語言,不過是我們向生活遞出的 “不傷和氣” 的台階。真正的成熟,是學會用最不傷人的方式,表達最想說的話。即便這些話中,掺雜著七分真,三分假。

生活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我們需要智慧去平衡真與假,善與惡。或許,適應這種生存法則,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挑戰。只有在不斷的妥協與調整中,我們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