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遇到这样的人和事吧:明明自己很努力工作,领导却不赏识你,处处刁难你;明明你已经很宽容大度了,对方却还说你小肚鸡肠;明明你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对待一个人了,对方却还说你不够关心他。面对这些让你委屈和难过的事情,你是选择愤怒地反击,还是默默忍受?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叫:六尺效应。它能让你在遇到不尊重的时候,既不用生气,也不用难过。“六尺效应” 并非心理学上的一个标准的术语,它比较适合人际交往中。就是说,人们往往会把自己作为衡量标准,用自己的尺度去评判他人。
小王,她是个很有爱心的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有一次她遇到一个同事,对方说她虚伪,做这些不过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小王很生气,觉得很委屈。但后来她发现,原来他平时做什么事都在算计利弊,觉得人不为己天诚地灭,所以他无法理解纯粹的善意。这就是典型的六尺效应,他用自己的价值观在评判小王。
生活中,遇到不尊重你的人,你不用愤怒和难过,只需懂得六尺效应,因为:
- 能看透对方的评价实际上暴露的是他自己的内心。比如一个总是怀疑别人的人,其实内心充满不安全感;一个总说别人虚伪的人,往往自己就很虚伪;一个总觉得别人对他不够好的人,其实是他自己不懂得付出。
- 能跳出情绪的漩涡。当你明白了这个效应,就知道别人的否定和批评,不是针对真实的你,而是他们透过自己有色眼镜看到的你。就像戴着红色眼镜的人看什么都是红色的,那不是物体的真实颜色,而是眼镜的颜色。
- 能建立真正的自信。你知道别人的评价往往反映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你。这样的话,你就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怀疑自己,动摇自己,你的自我价值感也不会轻易被别人撼动。
- 能帮助你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当你不再为别人的评价困扰时,你就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人际关系,也能更包容地看待他人的缺点。
要运用好六尺效应,可以试试这样做:
- 当别人说你自私的时候,不要急着反驳或者生气,而是想一想:也许他自己就是个特别自私的人,所以看谁都觉得自私。
- 当别人说你爱慕虚荣的时候,不要着急解释,也许他内心就特别在意面子,所以觉得别人也都这样。
- 当别人说你不够关心他的时候,不要难过,也许是他对关心的标准太高,或者他自己就不懂得如何关心别人。
你看,明白了六尺效应,你就能看透很多事情。当一个人评价你的时候,其实评价的是他自己。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一句话:“你讨厌一个人,往往不是因为那个人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那个人唤醒了你内心不愿面对的东西。同样,当你在评判别人的时候,其实你在评判的是自己。”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尊重你的人,记住,那些刺痛你的言语,往往折射的是说话者内心的投射。你不需要为此愤怒或难过,因为你值得被温柔以待,也值得被真诚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