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這個話題首先要了解巴以衝突:維基百科上有說明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B%A5%E5%B7%B4%E5%86%B2%E7%AA%81#
2023 年 10 月 7 日開始的這場以色列 - 伊朗及其代理人之間的戰爭,到今天已經打了整整 300 天了!這是以色列國有史以來歷史最久、壓力最大、國際環境最惡劣、國內分歧最嚴重的一場戰爭!
今天,這場戰爭不僅沒有停止的跡象,而且隨著以色列對也門、黎巴嫩、伊朗地區的打擊,隨著恐怖組織頭目蝗蟲般一個接一個地被歼灭,極有可能擴展為以色列與伊朗及其爪牙之間的全面戰爭。
以伊戰爭究竟是在打什麼?以色列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要而言之:以色列要借此戰重建其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威懾力!
作為一個處於強敵環伺之中,毫無戰略縱深的小國,以色列的立國之本是其戰略威懾能力。這種戰略威懾的主旨是要讓周邊國家的領導人和民眾明白:以色列不是他們在歷史上反復欺壓而不敢反擊的懦弱的猶太人,以色列國的領土主權不容侵犯!以色列人民的生命安全不容侵害!
這樣的戰略威懾原則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主權國家來說都是天然合理的,是盡人皆知的簡單道理。但由於西方和伊斯蘭世界中根深蒂固的反猶主義思潮,歧視、迫害、欺壓、乃至殺戮猶太人被認為是合理的行為,因此周邊國家對以色列國的主權視若無物,將以色列人民的生命視為兒戲,以為想打就打,想殺就殺。以西方左派精英為代表的國際反猶主義勢力則喪盡天良地為這些公然踐踏國際法和人道主義基本準則的種族主義和恐怖主義行徑進行厚顏無恥的辯解和袒護,動用手中的權力,從新聞、學術、街頭運動、議會政治、國際組織等各個方面對以色列施加壓力,試圖逼迫猶太國就範和讓步。面對這種險惡的環境,以色列國別無選擇,只能奮起捍衛自己的權利和尊嚴。以色列每一天都是背水一戰,沒有退路!以色列國必須保證任何危害以色列國主權和安全的行為都將受到嚴懲,以色列的敵人必須為他們的行為付出十倍乃至百倍的代價!
到上個世紀 90 年代初,在拼殺了五次中東戰爭,犧牲了成千上萬的以色列英雄兒女之後,以色列構建起了強大的戰略威懾能力 —— 以色列周邊的每一個國家都明白,招惹以色列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也沒有人在敢向以色列開戰。然而,隨著 “中東和平進程” 的發展,近三十年來,以色列的戰略威懾力卻被逐步侵蝕,並在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馬斯大屠殺中到了崩潰的邊緣。
“中東和平進程” 並非一無是處。對以色列來說,加入這一進程使得以色列獲得了更多的國際承認,爭取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間,並及時地趕上了全球化三十年這班快車,在經濟和科技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這一進程對以色列國安全方面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加強與國際社會的關係的另一面是以色列越來越多地受到原本就不友好的國際社會氛圍的約束與影響,以色列軍隊和安全部門的行動越來越縮手縮腳,政治家更熱心於撤退而不是進攻。與此同時,得到伊朗武裝和支持的恐怖組織卻越來越囂張,其攻擊行為從單一個體的自殺炸彈襲擊到成百上千的火箭彈襲擊,直至 2023 年 10 月 7 日的大屠殺,哈馬斯恐怖分子深入以色列境內,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慘無人道的屠殺、強姦、把活人扔進火裡活活燒死,把嬰兒放在烤爐中活活烤死。中東和平進程開始時,以色列得到的許諾是 “以土地換和平”,三十年來,以色列送出去大片的土地,不僅和平遙遙無期,連安全也成了問題。
因此,這場戰爭不是關於人質的,不是關於土地的,甚至不是關於哈馬斯的,而是關於以色列的威懾力的 —— 以色列必須糾正 “中東和平進程” 所帶來的那些惡劣後果,必須重新保證加沙地帶和黎巴嫩南部不對以色列國構成威脅,因此哈馬斯的武裝力量必須被消滅,哈馬斯的統治必須被推翻;聯合國 1701 號決議必須得到執行,真主黨不得跨越利塔尼河,如果真主黨拒絕執行聯合國決議,以色列必須用武力保證這些決議得到執行!以色列必須打擊伊朗的武裝力量和戰略設施,讓伊朗為它數十年來的反以活動付出慘重代價。這場戰爭的要點不是 “鐵穹主義”,不是關於如何減少以色列的損失的,而是關於如何給敵人造成重大損失的;不是關於如何防衛自己的領空的,而是關於如何把戰火燒到敵人的土地上去的。
以色列有足夠的決心、意志、實力和國際支持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即使是美國拜登集團背後給以色列國使的絆子也無法阻擋以色列的腳步。這場戰爭,需要打多久就打多久,需要承擔多少損失就承擔多少損失,以色列的敵人一個也別想全身而退 —— 讓以色列的敵人去房倒屋塌,讓以色列的敵人去頭破血流,讓以色列的敵人去走投無路!以色列也不會再上 “中東和平進程” 的當,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崩潰,這一進程帶來的那點紅利早已抵不上其給以色列國的安全所造成的危害。以色列可以接受在 “亞伯拉罕和約” 的框架內解決中東衝突問題,但這取決於川普能否在今年十一月的美國大選中勝出。
“雖然大軍圍攻我, 我心中卻一無所懼;雖然戰爭來臨,我仍滿懷信心。”(《詩篇》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