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andrewji8

Being towards death

Heed not to the tree-rustling and leaf-lashing rain, Why not stroll along, whistle and sing under its rein. Lighter and better suited than horses are straw sandals and a bamboo staff, Who's afraid? A palm-leaf plaited cape provides enough to misty weather in life sustain. A thorny spring breeze sobers up the spirit, I feel a slight chill, The setting sun over the mountain offers greetings still. Looking back over the bleak passage survived, The return in time Shall not be affected by windswept rain or shine.
telegram
twitter
github

冰山效應:如何看穿表象,理解深層心理

什麼是 "冰山效應"?#

在心理學中,"冰山效應"(Iceberg Effect)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動、情緒、動機等大部分都潛藏在意識之下,只有極少部分能被直接觀察到。就像冰山一樣,露出水面的只是 10%,而剩下的 90% 都深藏海底。這個概念最早由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他認為人的心理結構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而真正影響我們行為的,往往是那些連自己都察覺不到的深層動機(Freud, 1915)。

image

案例#

案例 1
張明(化名)是一家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平時待人溫和,團隊合作時總是笑眯眯的,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個 "老好人"。然而,在一次晉升競爭中,他突然在高層會議上翻出同事的黑料,導致對方失去機會。事後,同事們震驚不已:"他平時不是這樣的人啊!" 但實際上,張明的競爭意識、嫉妒心一直存在,只是被他的表面溫和掩蓋了。這就是典型的 "冰山效應"—— 你看到的只是他想讓你看到的。

案例 2
李婷和王強結婚 5 年,在外人眼裡,他們是模範夫妻。但某天,李婷突然提出離婚,理由是 "受夠了"。王強完全懵了:"我們不是一直好好的吗?" 實際上,李婷的不滿早已積累多年 —— 丈夫的忽視、婆媳矛盾、經濟壓力…… 這些情緒被她壓抑在潛意識裡,直到某天徹底爆發。冰山下的情緒,終有一天會浮出水面。

為什麼我們會被 "冰山效應" 欺騙?#

  • 社會面具: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人會在不同場合戴上不同的 "面具",隱藏真實自我。
  • 自我防禦機制:人們會無意識地壓抑負面情緒,比如憤怒、恐懼,直到無法承受時才爆發。
  • 認知偏差:我們傾向於相信 "眼見為實",卻忽略了行為背後的複雜動機。

如何看穿 "冰山" 下的真相?#

  • 觀察細節:微表情、不經意的言語、習慣性動作,往往比表面言語更真實。
  • 傾聽潛台詞:當一個人說 "沒事" 時,可能意味著 "很有事"。
  • 自我覺察:你的情緒真的只是 "一時衝動" 嗎?還是早已醞釀已久?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